在电子制造领域,IC 芯片烘烤是保障电子产品质量的工艺步骤。在芯片制造环节,烘烤可去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残留物质,稳定芯片内部结构。在芯片存储时,烘烤能有效降低芯片的吸湿风险,防止芯片因受潮而性能下降或损坏,确保芯片在长时间存储后仍能正常使用。在电子组装阶段,烘烤能有效去除芯片内部的水分,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因水分汽化导致的芯片爆裂、分层等缺陷,提高焊接质量,确保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一、IC芯片烘烤的目的
1、去除水分:IC芯片在生产、存储及运输环节中易吸附水分,这些水分在后续焊接或工作时遇高温会汽化膨胀。例如,在回流焊过程中,芯片内部的水分若未提前去除,骤升的温度会使水蒸气压力增大,导致芯片内部出现爆裂、分层或形成裂纹等缺陷。通过烘烤,可促使芯片内部的水分以气态形式缓慢释放,降低芯片的含水量,避免此类物理损伤。
2、防止焊接缺陷:若芯片含水量过高,焊接时水分汽化产生的气泡会阻碍焊料的正常流动与润湿。这会导致虚焊、假焊等问题,影响焊接点的电气连接性能和机械强度。经烘烤去除水分后,焊料能更好地填充焊盘与芯片引脚间的空隙,形成牢固可靠的焊接点。
3、提高芯片可靠性:长期处于高湿环境或含有水分的芯片,在工作过程中会因内部的电化学反应加速而出现金属迁移、绝缘性能下降等问题。烘烤过程可驱除芯片内部的水分,减少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增强芯片在恶劣环境下的稳定性与使用寿命,确保其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性能稳定。
4、稳定金属粒子:烘烤过程中的热处理能稳定芯片内部及表面的金属粒子,减少电迁移现象。电迁移会使金属导线中的原子迁移,导致导线内部产生空洞,最终引发断路。烘烤能重新分布和固化金属粒子,增加导线的机械稳定性和电气可靠性,提升集成电路的使用寿命。
5、去除挥发性有机物:在芯片制造过程中可能会残留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物质在芯片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释放出来,影响芯片的性能和稳定性。烘烤可以促使这些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散去,从而提高芯片的质量。
二、IC芯片烘烤的条件
1、烘烤温度:不同类型的 IC 芯片因材料、封装形式等差异,烘烤温度要求各异。一般在 70°C 到 150°C 之间。例如,对于一些常见的塑料封装芯片,通常采用 125℃±5℃的烘烤温度,既能确保有效去除水分,又不会对芯片造成热损伤;而对于某些对温度敏感的芯片或特殊工艺要求的芯片,如一些采用先进制程的微处理器或存储器,可能需要采用较低的温度,如 40℃±5℃或 90℃±5℃等,以避免高温破坏其内部精细的电路结构。
2、烘烤时间:烘烤时间通常在 2 ~ 24 小时之间,甚至更长。以常见的 125℃±5℃烘烤温度为例,一般需要烘烤 24 小时左右,才能使芯片内部的水分充分扩散并排出。若采用较低的烘烤温度,如 40℃±5℃,则可能更长时间来达到理想的去湿效果。具体时间需根据芯片的封装类型、尺寸、初始含水量以及烘烤温度等因素综合确定。
3、环境湿度:烘烤环境的湿度要求控制在低水平,通常要求湿度小于 5%RH。这是因为如果环境湿度过高,芯片在烘烤过程中可能会再次吸收水分,降低烘烤效果。在烘烤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以便将水分和其他挥发性物质及时排出烘箱。
4、烘烤环境清洁度:烘烤环境要求清洁,无尘、无油污、无腐蚀性气体等。任何污染物都可能在烘烤过程中附着在芯片表面或进入芯片内部,影响芯片的性能和质量。例如,油污可能会在高温下碳化,形成导电路径或阻碍散热;腐蚀性气体可能会腐蚀芯片的金属引线和焊盘。
三、IC芯片烘烤的要求
1、烘烤设备:使用专业的烘烤设备,如半导体专用烤箱、真空烤箱或工业烤箱等。这些设备具备精确的温度控制和均匀的温度分布功能,能确保芯片在烘烤过程中受热均匀,避免因局部过热或温度不均导致芯片损坏。例如,半导体专用烤箱通常采用多点温度传感器和先进的温控算法,可将温度控制精度维持在 ±1℃以内,确保烘烤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防静电措施:在烘烤和处理过程中,需采取严格防静电措施。这因为 IC 芯片对静电极为敏感,静电放电可能会击穿芯片内部的微小晶体管或损坏其绝缘层。防静电措施包括使用防静电烤箱、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工作台等。防静电烤箱内部采用防静电材料制作,能有效导出静电荷;操作人员佩戴防静电手套可避免人体静电直接接触芯片;防静电工作台则能为芯片的装卸和检测提供一个安全的静电泄放环境。
3、冷却过程:烘烤后应缓慢冷却,避免因温度骤变导致芯片内部产生热应力而损坏。冷却速度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 5℃到 10℃之间。可将烘烤后的芯片置于保温箱或干燥柜中自然冷却,或采用其他缓冷措施。例如,在一些高精度芯片的生产中,会将烘烤后的芯片放入装有干燥氮气的冷却腔体内,通过缓慢通入低温氮气来实现均匀冷却,确保芯片在冷却过程中不受温度冲击。
4、监控和记录:在烘烤过程中,要实时监控温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烘烤过程符合工艺要求。记录烘烤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如温度、时间、湿度等,以便进行质量追溯和工艺优化。例如,通过在烘箱内安装数据记录仪,可实时采集并存储烘烤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时间数据,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可追溯烘烤过程,查找问题根源,并据此调整烘烤工艺参数。
5、重复烘烤限制:对于一些芯片,尤其是 BGA 组件,若多次烘烤,总烘烤时数须小于 96 小时。这是因为过度烘烤可能会使芯片内部的金属互连线路发生过度老化、晶格结构受损等不良变化,影响芯片的电气性能和可靠性。
四、适用的烘箱类型
1、半导体专用烤箱:这类烤箱专为半导体芯片烘烤、封装固化等工艺设计,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的特点。其温度控制精度高,均匀性好,通常采用热风循环系统和多点温度传感器,能确保烤箱内各点温度偏差控制在极小范围内。例如,在半导体制造企业,使用的半导体专用烤箱可将温度均匀性控制在 ±2℃以内,满足对温度要求苛刻的芯片烘烤需求。还可根据芯片的烘烤要求设置不同的温度曲线,实现精准的温度控制和时间控制,确保烘烤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2、真空烤箱:在真空环境下进行烘烤,可降低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沸点,加速其蒸发和排出,提高烘烤效率。真空烤箱通过抽真空装置将烤箱内的气压降低,使芯片内部的水分在较低温度下就能汽化逸出。真空环境还能减少氧化反应,防止芯片表面氧化,保护芯片的性能和质量。但真空烤箱设备成本较高,操作相对复杂,一般适用于对烘烤效果要求较高的芯片生产或封装企业。
3、工业烤箱:有较大的容量和稳定的温度控制能力,能够满足大规模半导体封装和组装生产中的烘烤需求。其结构相对简单,操作方便,运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对烘烤精度要求不是特别高的大批量芯片烘烤。工业烤箱在温度均匀性和精度控制方面可能不如半导体专用烤箱和真空烤箱,需要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一些中小规模的电子制造企业,对芯片的烘烤要求相对不高时,可采用工业烤箱进行烘烤,通过适当延长烘烤时间等措施来弥补温度均匀性等方面的不足。
IC 芯片烘烤在电子制造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应用贯穿芯片生产、存储与组装全程,能去除水分、防焊接缺陷、提芯片可靠性,还能稳定金属粒子、去挥发性有机物。通过严格把控烘烤条件、遵循工艺要求并选择合适的烘箱设备,能有效确保电子产品的质量与稳定性。
IC芯片烘烤的目的、条件和要求
2025-05-07 深圳市和记AG平台娱乐官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上一条: 晶圆存储环境标准规范